文/韩雪丽
【作者简介】韩雪丽,石家庄人,热爱诗歌,有作品发表在《写乎》《现代诗歌》《诗歌网》《长江诗歌》等刊物。
【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】
宝黛的爱情悲剧是书中的主线。因了这场悲剧这本书才让读者流了那么多的泪,才让这本书有了不凡的价值。大家对宝黛的关注成了本书主线。
这场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呢?
第一宝黛是青梅竹马无小无猜,在时间上是正合适的,二人是亲戚,在书中黛玉也是千金小姐,与宝玉在出身的般配的。书中反复强调四大家族,其实四大家放中的薛家是最无权,否则一个人命官司,还要让别人来解围,可见薛家只是有钱而已。
薛家是人丁不旺,你想宝钗的父亲早死,而宝琴的父亲也是早亡,余下的薛蟠不务正业,薛蝌是个书生,二人都不是经商的的料,薛家的经济前程不是很看好。宝钗倒是用心,可那个时代她不是媳妇而是女儿很多事她不能出面,凤姐可以管家,她就不能。薛蟠的妾香菱是无心家事,夏金桂只知享受,不想家计。薛科的岫烟是个软弱的女孩子,既无凤姐这胆也无探春之才,也是管不了家的,当家的人薛姨妈人又老实,一心只培养宝钗的前程,也不考虑儿媳妇薛家的未来,娶不到探春那样能兴旺家的,也该找个迎春那样不会坏事的,偏找了个不知根底的金桂,结果更加麻烦。
其实薛家对于宝玉没什么竞争力,若是王家的小姐还差不多,论家业连湘云都不如,人家是官呀。
宝钗会做人这一点是黛玉不能比的,黛玉个性上有很多缺点,加上身体不好,这一点是王夫人不能接受的。贾母从血缘上向着黛玉,必竟是她的外孙女,从对黛玉负责上看嫁到贾府是最好的,别人家里未必在乎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子。这一层贾母是明白的。
贾母安排了宝黛的接触机会,给了他们空间和时间培养了感情,有心也好无心也好,必竟成全了他们的两小无猜。等到长大了,湘云比他们还小都谈婚事了,老太太确还不提此事,确是奇怪。她是明白人肯定看出了王夫人的态度,而且时间越长对黛玉不利,因为老太太是黛玉唯一的指望,老太太年岁越大,权力就越小。这是显而易见的,能让王夫人给面子的人只有贾母。
可是贾母却沉默了八十回,不知道曹公为何不让贾母明确表态。长大的黛玉的心事老太太会不明白,看着她为宝玉伤心既不阻止也不帮忙是什么态度。
黛玉后来的个性是成熟了些,她和宝钗成为姐妹,把宝琴当妹妹,又认薛姨妈做干妈,应该说是很到位了。这样她的人缘好了很多,她们姐妹相处的好,大家会说黛玉脾气好了,识大体了。她和宝玉不争吵了,开始和和气气的相处。她和王夫人一起多年,可以看出来王夫人对她一般,没什么特别的关心,到是凤姐是真心的关怀着她,这一层黛玉也明白。
她亲近她的妹妹也是为了让王夫人对她有好感,这也难为她了。她也是努力过的。老太太看她们相处的非常喜悦,可是老太太为什么不提此事,她真提了,王夫人也就认了,王夫人是不能不同意的。
是不是因老太太担心她的身体状况,这一层老太太肯定在乎,必竟宝玉是贾府的继承人,这一层事关重大。她对黛玉是好,可是好不过宝玉呀。老太太沉默着,她知道她若是为宝玉定了别人,黛玉也就活不了,所以她沉默,因为在乎黛玉的感受。而且宝玉也会生事非。所以能回避回避也就算了。老太太不是说等那一天闭了眼,也就不管了。真的她是不知如何而等待着!
黛玉和宝玉之间有环境的因素,也有自身的因素,黛玉没能给老太太信心。而宝玉其实是个做不了主的人。金钏死、晴雯死、芳官走,他什么也不能为她们做。他能为黛玉生和死,可是确做不了别人的主。黛玉的不放心,是不放心那个决定命运的环境。
因为他们谁也改变不了环境。
《金瓶梅》中最怂的男人是谁?
贤良淑德的潘金莲,为何连遭《水浒传》《金瓶梅》丑化
《金瓶梅》中在勾栏中唱曲的李娇儿是个肥婆,西门庆会看上她?